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投入1.8亿 日处理1.45万方:龙陵城乡污水治理筑牢生态底盘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5日 08:05 浏览:[] 作者: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城乡污水处理,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关乎生态底色。近年来,龙陵县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以“补短板、强机制、提效能”为抓手,全面推进城乡污水治理提质增效,切实提升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助力城乡颜值与品质双提升,让群众安居乐业。

龙陵县将城乡污水处理纳入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重点工程,从政策倾斜、资金保障到技术攻坚全链条发力,推动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近年来,累计投入1.8亿元,建成1座日处理0.9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并在镇安、象达等7个乡镇布局8座氧化塘,配套铺设污水管网105.55公里、排水管网49.5公里,织就城乡污水收集“一张网”。目前,全县日均处理污水1.45万立方米、消纳污泥6吨,为系统治污筑牢了坚实底盘。

走进龙陵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控室,巨幅电子屏上,水质指标、设备状态、能耗曲线实时跳动,宛如“智慧大脑”掌控全局。“我们依托中央控制系统与环境预警平台,实现从进水到出水全流程数字化监管。”负责人尹秋媛介绍。厂内采用的A²/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经预处理、生化反应、深度过滤等工序,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车间内,浑浊的污水经层层净化,最终化作清流排入河道,肉眼可见的蜕变,正是科技赋能的生动印证。

龙陵县先后出台《污水处理厂岗位责任制度》《生产安全操作规范》等4项制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日常运行记录、进出水台账纳入精细化管理。实现每个环节都有‘责任清单’,让设备巡检、药剂投放、应急演练都有章可循。

“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保山市生态环境局龙陵分局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扛牢监管主责,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闭环机制,通过日常检查、联合执法等方式,现场一线督进度、查实效。

在污水处理厂化验室,化验员濮艳芬正专注检测水样:“每天要测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15项指标,进水数据指导工艺调整,出水数据必须100%达标才准排放”。

undefined

从管网延伸到智慧运维,从制度约束到严格监管,龙陵县以“绣花功夫”推进污水治理,让城乡水环境持续向好。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乡生态画卷,正随着汩汩清流徐徐展开。


供稿/龙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李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