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龙陵县勐糯镇,云南八方农业牛油果种植基地生机盎然。2000余亩牛油果树枝头硕果累累,再过两个月,这些“绿色黄金”就将批量上市。据八方农业透露,今年基地牛油果产量与产值预计较去年实现翻倍。
天赐沃土:复刻“世界牛油果之都”的生长密码
勐糯镇八方农业牛油果基地地处怒江干热河谷流域,年平均气温21.6摄氏度,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的“天然温室”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牛油果四季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

更难得的是,基地所处的北纬24度地理坐标,与“世界牛油果之都”墨西哥乌鲁阿潘市纬度相近。这份纬度“缘分”造就了近乎复刻的生长环境——充足光照、适宜湿度与肥沃的土壤,共同孕育出高品质的哈斯品种牛油果。其外形硕大饱满、干物质含量高,入口软糯绵密,香气醇厚浓郁。
产业深耕:从一纸协议到万亩蓝图
2019年,云南八方农业与龙陵县签订《万亩牛油果种植及加工项目合作协议》,概算投资2.8亿元。目前,鲜果加工生产线、冷库及苗圃基地已建成,构建起“种植—加工—仓储”全链条支撑体系。

“今年在一期2337亩基础上,新增种植842亩。”公司总经理张伟介绍,牛油果树生长周期达70-80年,从第3年开始挂果,6-7年达到丰产,目前基地树龄5年的果树长势良好,“2024年投产300多吨,今年预计产出600吨,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基地牛油果首次出口新加坡,这也是云南省首次牛油果对外出口。目前企业已获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HACCP和ISO22000认证正在推进,为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精细管理:科技赋能每一颗“绿色明珠”
走进基地,每棵果树都挂着专属“身份牌”。“这是精细化管理的‘秘密武器’,方便随时掌握果树状况。”生产主管王在周一边对果实例行检查,一边解释,7月牛油果虽进入稳产期,但病虫害防治不能松懈,“每天巡检如同给果树‘体检’,确保果实健康生长。”
基地植保负责人康定华轻抚着一颗表皮光滑的牛油果说:“每年1至6月的保果期是管理关键期,丝毫不能马虎。进入7月果子已稳定,像这颗品相已达优级果标准。”得益于科学管护,基地优级果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赢得市场广泛认可。
张伟介绍道:“以往中国市场牛油果多依赖进口,运输周期长。云南种植的牛油果发往上海、广州等地仅需3-4天,既降低时间与成本,可控的干物质含量更让品质、风味、口感达最佳。去年合作客户评价颇高,目前已收到大量预订订单。”

富民兴乡:一颗果子带活一方经济
“从苗木管理员成长为小组负责人,4年不仅学了技术,收入也翻了番。”基地B区小组长杨加进笑容满面。2021年他通过招聘入职,2024年获5000元生产奖,加上工资和五险一金,年收入达7万余元。

像杨加进这样在基地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数。目前基地吸纳大量本地劳动力,涵盖正式员工、长期临时工和农忙临时工,每年发放工资300余万元,支付地租200余万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主渠道。
公司精心打造的20余亩种质资源圃,从多个主产国家引进10余个牛油果品种,为选种育种积累宝贵资料。再依托与保山学院合作的“国际联合实验室”项目,为牛油果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如今,龙陵勐糯牛油果已成为当地闪亮的“绿色名片”。随着核心基地稳步发展、资源圃科研助力及产业链持续完善,这颗北纬24度的“绿色黄金”正带动更多乡亲致富,为龙陵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让“云南味道”的牛油果在更广阔市场绽放光彩。
记者/赵欢欢 尹纯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