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龙陵:凝心聚力提效能 筑牢生物生态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9日 10:02 浏览:[] 作者:杨文华 郁云江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中,龙陵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批示精神,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真抓实干转作风,凝心聚力提效能,“管”出质效、“护”出活力,筑牢边境生物生态安全屏障。

制度化织起生物生态安全“体系网”。建立生物生态安全“1+N”制度体系。“1”即《龙陵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N”即《龙陵县“林长制+检察”协作机制》《龙陵县公安机关森林警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及县巡林工作制度、单位协作制度、县级督查制度、县级考核办法等多项制度。现已设立各级林长326名,划分县级林长责任区10个。织密生物生态安全及风险防范“护”联网。按照“区块结合、点面铺开、齐抓共管、联防群治”工作思路,整合各方力量,探索推行“县级领导机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村(社区)+护林员”管理新模式,筑牢生物生态安全联防网。30名县级林长和35家成员单位挂包到乡镇、保护区及林场,做到林有人管、事有人做、责有人担,以林长制促“林长治”。

精细化擦亮生物生态安全“监控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性质不变、功能不降、面积不减的原则,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06.89万亩。突出生物生态及风险防范保护。以林区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防偷砍盗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为重点抓实生物生态保护,以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外来有害物种监测等为重点抓好生物生态监测。强化管护措施。加强对生态公益林、林管员、护林员的管理,督促其自觉履行巡护工作职责,全县选聘1138名护林员守护334.74万亩森林,连续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强化科研合作监测。主动加强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做好野生动植物物种变化监测、应对生物生态安全等工作,珍稀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县域新物种明显增加。截至目前,已知龙陵县的维管束植物、脊椎动物分别为2616种、550种。

长效化厚植生物生态资源“靓底色”。坚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治理,以推进城镇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水域林湿化、村镇林果化、地域全绿化、国土生态化为重点,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和国土植绿增绿,厚植生态底色。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6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1.39%,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云南省生态文明县”“云南省园林县城”等称号。今年以来,共清理河湖库渠114条237公里,确保了河湖“水清河畅”。

常态化荡漾生物生态保护“文明风”。坚持把生物生态安全宣教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按照“大宣传格局”思路,整合各级各部门宣教队伍资源,以上率下、积极推动,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依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运用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微信微博、展板墙报、大篷车进基层等灵活多样方式,把生物生态安全宣教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营造“全民参与,人人支持”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380多场次,学生参与环境教育活动普及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