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作风革命、效能建设”以来,龙陵县卫生健康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烦心事,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以惠民、利民、便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守初心、担使命、解民忧,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着力减轻就医负担,办利民实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出服务患者、便民利民的新举措、新办法,出实招干实事解决患者就医路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022年5月在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全市首家信息化血糖管理中心,该中心对院内所有患者的血糖进行实时监控,对血糖异常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指导相关科室进行血糖管理,有效地促进院内多学科会诊及联合治疗。同时医院为纳入中心管理的患者配备一个血糖仪,患者自己在家测的血糖会自动上传到管理系统中,医务人员通过手机APP可以及时监控到异常血糖,第一时间向异常患者进行提醒、做出用药及治疗指导,实现患者在家就能就诊。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以“病人不动专家动”的形式,特邀省市医疗专家到2家医院坐诊、开展手术,目前省、市专家共开展手术150余例,让患者足不出县就享受省级医疗专家的服务,实实在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木城乡卫生院开列边境医院“需求清单”,邀请上海五院专家及县级医疗专家“组团式”服务边境医院,帮助边境医院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使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目前已服务边境医院1次,涉及220人次。

着力方便就近就医,办便民实事。探索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全力建设集管理、服务、发展为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花工夫破解群众看病难等问题,着力推动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县级强”到“县域强”转变。走进龙陵县紧密型医共体象达镇分院,C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等设备一应俱全,该院还建成了标准化手术室,通过医共体内人才“上派下挂”精准帮扶,如今象达镇及周边老百姓在当地就能进行泌尿、阑尾、骨折等手术,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患者莫增发感慨地说:“在家门口就把病治好,不仅省了钱,还省去外出就医各种不便,真是实打实的大好事!”这只是龙陵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老百姓还可以通过“健康龙陵”微信服务号在全县范围内任意一家医疗机构“线上”就医。医共体远程会诊、影像诊断、心电、临床检验、院前急救指挥五个中心建成上线,患者在乡镇卫生院的各项医学检查可同步传输医共体总院,县级医生可第一时间进行会诊,基本实现了“乡检查、县诊断”,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百姓就医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乡(镇)一级完成的手术共127台,涉及125人,线上就医104人次,“乡检查、县诊断”涉及1540人次。

着力普及健康知识,办惠民实事。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把群众关心的、关注的、急需解决的焦点、难点问题摆在工作之首,不断推进利民工程,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县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医疗专家纷纷走出办公室,定期不定期深入乡镇、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健康体检等活动120余场次,在一线为群众办实事1000余件,惠及群众5000余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3万余份,累计为10万余名群众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随访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2.1万余人次,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解决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针对长期患有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患者,安排医务人员“一对一”上门诊疗服务,帮助百姓“少跑路”,及时解决了偏远乡村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下一步,龙陵县卫生健康局将进一步聚焦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目标,持续推行“一线工作法”,优化服务举措,丰富医疗服务载体,当好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筑牢群众生命健康坚实“防护线”,将更多优质医疗服务落实于民、惠及于民、取信于民,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供稿/县卫生健康局 尹见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