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陵县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凝聚先进质量文化,初步走上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有效促进龙陵高质量发展。
实施四大工程提升质量。一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以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为抓手,推动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全面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二是实施标准引领工程,按照需求引领、系统布局的原则,合理规划标准体系布局,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理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繁荣发展、保障改善民生需要。三是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在传统优势领域大力推动“龙陵制造”向“龙陵质造”转变,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陵特色自主品牌,加大对品牌的推广和保护力度,提升龙陵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四是实施质量创新工程,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质量重要途径,把管理创新作为提高质量重要支撑,把质量人才培养作为质量创新重要保障,全面推动质量创新工程。
健全三大体系提升质量。一是夯实质量发展基础,整合全县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资源,探索建立“一站式”服务模式,全面提升龙陵质量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帮助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二是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切实增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能力,确保质量安全。三是建设质量诚信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社会监督的合力,全面构建政府、企业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质量诚信体系。
落实五大措施提升质量。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印发《龙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县战略的意见》,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强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并分别在县工业信息商务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市生态环境局龙陵分局设立工业产品质量组、服务质量组、农产品质量组、工程质量组和环境质量组,由对应分管副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常务副主任(组长)的质量强县工作机构,为开展质量强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企业质量主管人员的职权和责任,落实设计、生产、检验、仓储、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相关人员的质量责任。强化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建立健全履行社会责任工作机制,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创造综合价值,树立良好形象。三是完善质量共治机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优化审批程序,多方位推动企业营商便利化,规范审批服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各类企业依法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享受法律保护的政策环境,打击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健全质量投诉处理机制,完善质量投诉信息平台,充分发挥12315投诉热线的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提升消费者质量意识,鼓励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质量监督。引导行业自律健康发展,推动形成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质量发展格局,共享质量发展成果。四是加快质量法治建设。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开展对执法人员的培养与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法治监督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完善联动执法机制,质量执法机构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建立联动机制,防止有案不立、有案不送、以罚代刑、降格处理等违法违纪问题。五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建设特色质量文化,深入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质量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大力弘扬诚实守信、持续改进、创新发展、清洁生产、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倡导科学理性、优质安全、节能环保的消费理念,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
截至目前,全县共登记注册有内资企业228户,私营企业1940户,个体工商户14029户。培育规上企业39户,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户,示范家庭农场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34户。全县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食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9.7%,药品抽查合格率达100%,重要工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100%。实现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产品质量稳中有升。新建工程签署法人委托书和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覆盖率达 100%,新竣工工程设立永久性标牌覆盖率达100%,交通水运工程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登记表》覆盖率达100%,全面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工程质量总体向好。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接到旅客投诉在5分钟内响应,旅游投诉结案率达到90%及以上,“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游客投诉平均办结时限在2小时以内,公众满意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森林覆盖率73.62%,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持在Ⅱ类水以内,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县城空气质量PM10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优良率达到99%以上,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杨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