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斗,是石斛的一种初加工成品,主要是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在龙陵共有3万多人从事枫斗加工实现家庭增收,为规范枫斗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11月24—25日,龙陵县组织9个乡镇的100名“指尖艺人”组成的25支队伍开展石斛枫斗加工技艺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目的。
比赛设团体赛和个人赛,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的枫斗加工。比赛当天,在裁判员宣布比赛开始后,全体参赛队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娴熟地剪切、整理、烘焙、卷曲加箍、干燥......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一棵棵大小一致的石斛原料在指尖上扭成型,通过一双双巧手变成了枫斗。
评委根据队员完成同等重量鲜条的枫斗加工,在时间、重量、形状和干燥度进行评判,最终评出团体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个人一等奖5,二等奖15名,三等奖25名。 碧寨乡代表队、龙新乡第一代表队荣获团体赛第一名。龙山镇尹兆场一队的杨彩仙、杨金满,龙山镇户孔村的陈海燕、梅应焕和龙山镇董华村一队的王春芹夺得个人赛第一名。
个人赛第一名杨彩仙说:“ 参加了三次比赛,第一次获得这个奖,心情比较激动。给我们有了这个平台和别人沟通,别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有这个平台的话我们能学习了一些更好的方法,提升了技术水平,让我们的枫斗做得更好。”
碧寨乡代表队队员夏安石说:“我们四个人做枫斗好多年了,枫斗技术还算可以,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团队精神,通过我们四个的努力我们获得了一等奖,非常的开心。”
龙陵县石斛枫斗加工大赛从2014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六届,目的旨在“以赛促学”,搭建一个切磋技艺、展现风采的舞台,培养和发现更多技能人才通过“指尖技艺”实现增收致富。
比赛承办方负责人段兴恩说:“现在随着市场的要求,我们的加工技术逐渐要规范,搭建一个平台给大家来个技术交流,一个是提高我们加工的技术,提高了后是对产品质量的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收入。”
龙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石斛生长创造了“天然居室”,是全国有名的“中国紫皮石斛之乡”,年产石斛鲜条3600吨。成功注册“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枫斗加工已成为龙陵县石斛产业的主要加工方式之一。目前全县共有石斛枫斗加工厂15个,从业人员3万多人,年加工枫斗鲜条800吨,可实现加工收入3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