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42-5/20250217-0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 2025-02-17 |
文号 | 浏览量 |
2024年,龙陵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法治政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治引领,扛牢法治之责。一是推进法治学习常态化。印发《龙陵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并把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纳入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学习议题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内容。
2024年,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法律法规90余次。二是完成法治政府建设成效评估。召开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动员部署会议,制定法治政府建设方案,明确法治政府建设18个牵头单位及44家责任单位,完成法治政府建设材料收集整理。2024年,召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5次,发布宣传标语90余条次、倡议书50余次。
(二)坚持依法行政,彰显法治之为。一是加强科学民主依
法决策。制定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定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健全规范性文件制文程序,实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统一登记、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发布、公布目录、每5年清理一次等制度。2024年,废止行政规范性文件4件。三是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全县共聘用法律顾问38人,公职律师10人,实现县、乡、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2024年,法律顾问共提供法律服务190多小时,公职律师提出意见建议416项。
(三)坚持转变职能,增强法治之信。一是整合政务大厅窗口业务。科学设置1个无差别综合服务窗口,配备4名专职工作人员,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办理,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感和行政效能不断提升。2024年,共申办受理事项1057件、办结1057件。二是深化集成服务改革。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重点事项清单全部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推进政务服务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2024年,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378件、“跨省通办”9209件、“省内通办”2587件。三是扩展增值服务。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企业服务窗口,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70人次,服务招商引资进企业2次。县级承接、完善、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468项,完善发布率100%,网上可办率100%,全程网办率97.7%。四是进一步优化登记许可业务办理。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行设立登记告知承诺制,压缩办理时限。2024年,共办理企业设立登记323户、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2929户,食品、医疗方面的许可592户,登记、备案240户,评价满意率达100%。
(四)坚持依法执政,突出法治之重。一是着力开展执法培训。制定《龙陵县2024年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计划》,开展培训6场次,受训人员330余人。二是厘清相对集中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对住建、工信、教体、公安等8个领域的行政执法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权责一致、配套衔接。三是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监督行动。印发《关于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及时向社会各界征集相关监督线索。2024年,未收到相关问题线索。四是严格落实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备案制度,梳理编制《除“双随机、一公开”之外的涉企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清单》,共梳理涉企检查事项166项。五是抓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县级37个执法主体按要求开展案件评查,16个县级行政执法部门共评查行政执法案卷3772卷。
(五)坚持监督约束,确保法治之公。一是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86件、政协提案58件,按时回复率均达100%。二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政务公开清单管理制度,实现对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的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率达100%。主动公开信息9000余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件。三是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定期集中向社会公开法治政府建设“成绩单”,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进一步提高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四是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云南)”和自建平台完成抽查任务83项,其中部门抽查55项,部门联合抽查28项。五是“互联网+监管”逐步完善。加大国家、省、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应用力度,强化企业信息归集,共归集涉企信息1459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460条,行政处罚信息29条,抽查检查信息970条。
(六)坚持多元并举,夯实法治之基。一是全力化解矛盾纠纷。接受法院诉前委派调解纠纷1165起,涉及案件标的84072万元,调解成功585起;受理诉调对接1165件,调解成功585件;受理警调对接188件,调解成功186件;受理访调对接29件,调解成功29件。各级人民调解受理矛盾纠纷1108件,调处成功1104件。二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载体,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和法治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和“学法示范户”培养工程。全县共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2024年,共培养“法律明白人”726人,学法用法示范户368户,建成村级法治文化阵地1个。三是深入开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2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3件,不予受理5件,受理前和解4件,审结31件。采取听证方式审理案件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听证1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3件,出庭率达100%。
二、存在的困难
当前,全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法治政府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三是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紧盯“关键少数”,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中央、省、市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改革思维和创新举措打造稳定、公平、透明、高效、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持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厘清执法职责。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全面规范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四)持续强化多元解纷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强化行政复议层级监督。推动专项普法行动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和数字应急建设,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和依法处置能力。
(五)持续形成监督合力。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积极发挥审计监督、复议监督等机制作用,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常态监督合力。深化政务信息公开,不断提升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