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龙陵县龙江乡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走进位于半山腰的龙江乡大新寨村林下土鸡养殖基地,鸡叫声不绝于耳,一群群毛色光亮的“走地鸡”正在树荫下、草丛中、空地上,四处追逐觅食。

这个林下土鸡养殖基地属于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对口支援龙陵县的沪滇协作项目。项目投资50万元,资产由大新寨村集体所有,规划占地面积140亩,今年7月开工建设,11月竣工投入使用。新建鸡舍640平方米,新建生产用房120平方米,完善养殖基地围栏5800平方米及配套场地处理等相关工程,新建水池2个,架设镀锌钢管水管500米,硬化道路550平方米。
“政府牵头、沪滇帮扶的项目能落户到我们村,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现在主要采取党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企业经营等方式来发展这个土鸡养殖基地。”大新寨村党总支书记邵维宽告诉记者。

栅栏围成的鸡圈里,基地负责人杨省昌正在给鸡苗喂食。只见黄澄澄的玉米面刚撒出去,密密麻麻的小鸡便叽叽喳喳地聚拢过来。杨省昌麻利地抓住一只小鸡,一边检查长势一边介绍说:“像我手中拿的这只鸡,只有八两左右,等它们长到1市斤的时候,就全部放养到树林里。它们吃草、吃虫子、吃玉米长大,养上12个月达到出栏标准才投放市场,这样养出来的鸡品质更好,肉质会比较紧实鲜美。”杨省昌3年前开始涉足林下土鸡养殖,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有着稳定的成品鸡销售渠道。除了小鸡苗,他还从自己的其他基地上运来了100多只珍珠鸡、200多只成品蛋鸡。

“这些蛋鸡成天在林子里跑,它们把鸡蛋下在林下的草丛和灌木中,我定时提着水桶去收,每天能收到不少的新鲜鸡蛋。”在基地上务工的王从禄一边在林间捡拾鸡蛋,一边高兴地说,“这些蛋鸡来到这儿‘安家落户’后,对林地比较适应,生长也比较快,已经收到1000多个鸡蛋了。”大新寨村森林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多年来这些林木默默生长,没有产生任何附加值。如今,通过林下养殖,调整了林地产业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激发了林地产业创新绿色发展活力,开启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新路子。

“我们实行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利益联结‘双绑’机制,希望既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又能带动农户增加收入。”展望未来,邵维宽接着说道,“现在项目才刚起步,已经和10多户村民流转了100多亩林地来发展。2024年,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希望通过发展,林下放养土鸡能成为生态美、百姓富、产业优的致富鸡。”截至目前,基地共存栏2000多只鸡,每个月还将投放1500多只鸡苗。第一批投放的鸡苗预计明年八月份出栏,届时,年供应市场成品鸡能达20000只以上。
记者/徐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