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6259-9/20251023-0000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 公开目录 | 通知公告 | 发布日期 | 2025-10-23 |
| 文号 | 浏览量 |
《龙陵县贯彻落实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龙办发〔2023〕36号)中明确,县住建局牵头负责整改“镇区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低”的问题现已整改完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反馈问题
龙陵县镇区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仅为22.22%、21.03%,在全省89个“三类县”中排名靠后,对标“到2025年全市镇区处理设施全覆盖、村庄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以上”的目标任务差距较大。
二、整改措施
一是在9个乡镇新建13个点18座农村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站,日处理规模175吨,实现乡村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全覆盖,全面提升生活垃圾规范化处理能力。二是强化对清扫、拉运、处理等环节的管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整改进展情况
(一)科学调研,优化布局,破解“怎么建”难题
1.全域调研,精准施策。由县住建局牵头,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对全县10个乡镇的人口分布、垃圾产生量、收运成本等进行全面摸排。研究发现,传统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在山区难以适用,必须探索更经济、更高效的治理方式。
2.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设施布局。创新提出“改良式”村镇一体化处理模式,打破乡镇界限,由县级统筹规划,减少运输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最终确定在县城以外的9个乡镇新建13个垃圾热解处理站,实现垃圾“就近化、规模化”处理,降低运营成本。
(二)多方筹资,破解“钱从哪里来”难题
1.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在财政资金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对接农业发展银行,争取融资贷款5500万元,确保项目顺利启动。
2.高效推进建设。县级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协调解决用地审批、建设施工等问题。在阴雨连绵的“滇西雨屏”,仅用9个月时间,完成13个垃圾热解处理站、18座热解气化炉建设,新增日处理能力175吨,实现镇村覆盖率100%,全面替代简易焚烧炉。
(三)健全机制,破解“如何长效运行”难题
为充分发挥新建设施作用,建立稳定可靠的长效运行机制,龙陵县从理顺运行机制、落实运行资金保障着手,印发了《龙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陵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龙政办发〔2023〕46号),构建了“五级联动”责任体系,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
(四)成效显著,从“垫底”到“第一”的华丽转身
1.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全县日均处理垃圾183吨,实现“日产日消”。配备44名终端管理人员、989名村组保洁员、56辆运输车,形成稳定高效的运行体系。
2.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全面取缔露天焚烧和填埋,减少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明显提升,村庄环境整洁有序,群众满意度达100%。
3.治理模式成为全省标杆。2023年,龙陵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综合排名从“全省垫底”跃升至“并列第一”。经验做法被列为云南省农村环境治理典型案例,多地前来考察学习。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龙陵县通过科学规划、创新机制、全民参与,成功破解山区垃圾治理难题,使农村生活垃圾“收得起来、运得出去、处理得掉”,人居环境持续好转,大幅提升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下一步,龙陵县将继续强化资金保障支持,强化精细化管理,推动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向规范化迈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龙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