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5-2/20250703-00011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7-03 |
文号 | 浏览量 |
腊勐镇委员联络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抗战历史文化研学的提案(第10040006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丰富研学内容与形式”的建议
一是深挖抗战文化内涵。联合党史办、地方志办、社科联等部门,系统梳理松山战役口述史、民间档案,编撰《松山抗战研学手册》,纳入本土人物故事、战役细节等鲜活内容。二是串联滇缅公路遗址、大垭口抗战村落、民间抗战纪念馆等资源,推出“松山—惠通桥—滇缅公路”主题徒步线路,配套开发研学地图及故事音频导览。三是鼓励创新实践。鼓励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特点,创新研学形式。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抗战场景;开展线上研学活动,打破时空限制。四是促进交流合作。组织学校之间开展研学经验交流活动,分享优秀的研学形式和案例。推动学校与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旅游景区等合作,借助专业机构的资源和力量,丰富研学形式。五是深化内容创新,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共青团将鼓励学校组织“青春重走滇缅路”“追寻远征军足迹”等品牌徒步活动,组织青年团员、少先队员实地探访腊勐镇大垭口新村等抗战遗址,邀请老战士、专家学者现场讲述历史,推动抗战文化入脑入心。六是夯实师资力量,提升课程育人实效。组建由青年党史专家、优秀思政教师、抗战文化研究者、少先队辅导员构成的“青年讲师团”,通过专题研究抗战历史文化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专业素养。针对小学、中学不同阶段青少年特点,联合教育部门开发阶梯式研学课程,系统引导青少年理解抗战历史的时代价值。
二、关于“优化研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是推进数字化展陈升级。2024年,文旅局负责实施完毕的“松山战役(子高地)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展示利用工程”,运用VR技术复原关键战场场景,AR技术实现文物互动解读,并增设了二维码语音导览牌,扫码即可收听历史事件的多维度讲解。二是深化协同合作。不定期邀请国内著名的滇西抗战历史研究专家(如余戈、戈叔亚、段国庆等),到龙陵县开展滇西抗战历史学术研讨、帮助龙陵县进一步开展滇西抗战的史料挖掘等方面工作。三是强化阵地建设,打造沉浸式教育平台。共青团龙陵县委、教体局将积极参与松山旅游小镇研学基地建设,鼓励学校不定期开展主题团日、队日活动,培育红领巾讲解员等方式,推动基地成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共青团+社会力量”模式,完善基地志愿服务、安全保障等配套机制,提升服务青少年研学的能力。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龙陵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6月27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静招,612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