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265-2/20250703-00006 | 发布机构 | 龙陵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7-03 |
文号 | 浏览量 |
唐安茂、赵孝伟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编写中小学地方红色思政课程的提案(第10040010号),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深入挖掘龙陵红色文化资源方面
(一)深入挖掘资源。1.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本地红色文化,充分利用好现有红色书籍资源《朱旭传》《朱家锡传》《赵雅凤传奇》等革命历史事件、英雄人物事迹,收集整理相关资料。2.纳入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课时,通过课程、校园文化、研学等多种方式确保红色教育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打造校园文化。1.环境布置。利用校园宣传栏、文化墙等展示本地红色文化图片、文字资料,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2.文化活动。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3社团建设。成立红色文化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文化专题研究,培养学生对本地红色文化的兴趣。4.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革命纪念馆、烈士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5.志愿讲解。选拔学生担任红色教育基地的志愿讲解员,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本地红色文化的理解。6.体验式教育。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开展重走革命路等体验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革命历程。龙陵县教育局统筹规划,多维度推进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在环境育人层面,指导各校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文化墙等载体,系统展示松山战役、李鑫革命事迹等本地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每一处角落。文化活动方面,组织开展全县性红色文化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鼓励学校成立红色文化社团,深入挖掘本土红色历史,培育学生研究兴趣。实践教育持续深化,定期组织师生前往松山抗战遗址、李鑫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研学,同时开展“重走革命路”体验活动,以沉浸式教育强化红色记忆。此外,建立红色教育基地志愿讲解员选拔培训机制,通过系统培养,让学生在讲解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
(三)家校合作共育。1.红色讲座。邀请专家为家长举办红色文化讲座,提高家长对红色教育的认识,鼓励家长在家庭中传承红色文化。2.亲子活动。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红色文化主题的亲子活动,如红色故事家庭分享会等,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接受红色育。
二、关于“分级编写红色思政教材”的建议
根据相关规定,编写地方教材需省级相关部门审核审批,县教体局没有权限自行编写使用。下一步我们将整合现有的红色思政读本配发到学校,同时组织好相关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小学阶段:以“红色故事浸润童心”为主线,联合县文联、美术协会开发《龙陵小英雄绘本》,将李鑫、朱家璧等人物事迹转化为图文故事,配套设计“红色遗址拓印”“民谣传唱”等实践课。初中阶段:围绕“历史与责任”主题,在松山抗战遗址、龙陵县抗战纪念馆设立“沉浸式课堂”,编制《滇西抗战与家国情怀》读本,嵌入“惠通桥阻击战模拟沙盘推演”“战地家书诵读”等互动内容,强化历史与思政理论的衔接。高中阶段:依托“红色研学实践基地”,推出“红色文化+”研究性学习项目。如龙陵一中与松山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合作,开展“松山战役军事策略分析”“红色文旅资源开发方案设计”等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龙陵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6月24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静招,612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