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勐镇全镇国土面积181.94平方千米,辖10个村(社区)、125个村民小组。全镇户籍人口6551户22017人,分布有彝族、傈僳族、傣族等少数民族922人,占总人口的4.19%。近年来,腊勐镇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坚持全民参与,同心同向,多方发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抓基础强堡垒,筑牢民族团结政治基础。腊勐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创建工作,抓基础、强堡垒、聚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政治基础。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路上,广大党员始终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各族群众心手相牵,凝心聚力画好民族团结这个最大“同心圆”。在龙潭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少数民族相对聚集的地方,成立龙潭山党支部,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构建“党支部—连排楼栋—农户”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从每一排楼栋中选出一名“排长”,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各排农户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整治、调解农户间矛盾纠纷、身边人身边事宣讲等工作,让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增强搬迁点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
抓文化促融合,筑牢民族团结情感基础。腊勐镇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与抗战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以文化交融拓展民族团结和谐的深度和广度,使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亲如一家。用活松山抗战遗址资源,结合松山抗战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抗战历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弘扬民族文化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充分融合,进一步铸牢民族团结意识。
抓产业助发展,筑牢民族团结经济基础。腊勐镇始终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积极打造“党建+特色产业”模式,通过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企业拉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引领群众发展枫斗加工、蔬菜种植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抓治理促和谐,深化民族团结平安建设。腊勐镇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寻有效基层治理模式,镇10个村(社区)通过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强化群众自我管理、约束的意识。组建社会治理志愿者队伍,自发组织开展治安巡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苗头性事件排查预警,为各民族创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