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陵县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从党建引领、资源均衡、质量提升到队伍建设多维度发力,打出教育发展“组合拳”,推动“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交出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在党建引领方面,龙陵县全面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明确“三个清单”“三项制度”,选优配强128名学校党组织书记、95名专职副书记,调整63名新任校长,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同时,深化“雨城先锋·育人红烛”党建品牌创建,推行“五环思政”育人模式,让思政教育“活”起来。目前,全县已有5所学校、5名教师、5门课程获评保山市“五环思政”典型,红色基因融入学生成长日常。

“我们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紧扣云南‘3815’战略、锚定保山教育“358”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以‘11236’的工作思路为抓手,从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入手,全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的家庭,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家门口的学校。”龙陵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李加飞介绍道。
针对教育均衡“痛点”,龙陵县在龙山镇率先成立城区小学教育集团,整合原龙山小学、白塔小学、赧场小学的教育资源,显著提升城区小学办学水平,为推进集团化办学提供示范“样板”。“城区集团化办学,让孩子们享受公平教育资源,我们还通过统一培训、教师轮岗等方式实现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家长满意度越来越高。”龙陵县城区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刘增贵说。
为打造群众满意的教育“质量名片”,龙陵县以“五育并举”为育人导向,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龙陵县第一中学自2018年清北录取“零”的突破以来,已累计向清华、北大输送16名优秀学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奇迹,真正践行了“办群众家门口满意教育”的承诺,大幅提升了群众教育获得感与满意度。
据龙陵县第一中学校长柏占亮介绍,一中提出了“十个坚持”,师生“一日五问”,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求上进、特别懂感恩、特别乐助人”的龙陵一中精神,培养学生养成“6T好习惯”,形成了“进班即静、进班即学、学能专注、争分夺秒”的良好学风。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实行“六段制”授课,打造“高效课堂”。并以“青蓝工程”为载体,打造了一支有锐气、肯钻研、乐奉献的教师队伍。

龙陵县还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引进聘用办法》,从“引、育、留、用”发力建强师资队伍。同时,积极构建了“县级+集团+校级”三级教研体系,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省级骨干教师晏美华就是其中一人。她说:“通过成立城乡学校共同体,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等,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区域教育整体能力的同时,利用课题研究,师生同考,校本研修等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教室里的朗朗书声,到运动场上的加油呐喊,再到实训车间里的实操指导,龙陵县教育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承载着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未来,龙陵将继续以“五个三”工作思路为指引,朝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砥砺前行,为县域发展注入更多的教育力量。
记者/李长明 朱维静 赵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