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打开适老化模式 政府信箱 加入收藏 x
龙陵动态
龙陵:乡村“家长夜校”点亮家教心灯 共筑文明乡风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4日 14:48 浏览:[] 作者: 来源: 龙陵新闻 打印

今年4月以来,龙陵县以提升农村家长科学育儿能力、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为目标,扎实开展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效激活了基层家教服务新动能,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抓手。

精心谋划,筑牢“夜校”根基

“听说一会在广场放露天电影,还有各种普法宣传。走,去看看......”吃过晚饭,村民段梅平兴高采烈地和周边邻居邀约着前往碧寨乡梨树坪村文体活动广场看电影。

天色渐暗,碧寨乡第三期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现场已经聚集了150多名村民,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放映调试。随后,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正式开场,观众看得聚精会神,观影结束后,工作人员围绕反家庭暴力、国家安全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并向群众发放了装有宣传册的环保手提袋。村民房桂春说:“好多年没看这种露天电影了,感觉又找到了儿时的感觉,内容也很触动心灵。”

乡村“家长夜校”开讲以来,龙陵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校、农家书屋等为主阵地,灵活利用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场所,构建起“中心辐射、所站支撑、多点开花”的线下教学网络,有效拓展了培训覆盖面。

同时,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现场反馈等方式,广泛征集家长在亲子沟通、习惯培养、心理健康、隔代教养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库。龙山镇通过广泛收集不同年龄段孩子家长的真实需求和教育痛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如何兼顾挣钱与育儿”“农村家庭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英语”等课程,形成乡镇协调、村组配合,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联合办学模式,优化内容供给,确保内容接地气、解渴管用。

创新实践,激活“夜校”效能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童年种下的种子”“教育是走出大山的车票,更是振兴家乡的种子”。家庭教育的三个“土办法”:“留一盏灯、开一扇窗、树一面旗”。“孩子的书包里装的不只是书本,更是整个乡的未来”。在龙江乡首期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乡党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段春荣以《我的故事与成长路上的“他们”》为题,分享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老师们的帮助支持对其人生轨迹的深远影响。

龙陵县组建“1+N”“本土化+专业化”讲师团,“1”为核心专业力量。吸纳县内优秀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法律工作者、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等组成骨干师资库。统筹县级有关单位资源,围绕自身职能职责,建立课件库20余个,为乡镇提供课程资源和师资支持。“N”为本土补充力量。邀请乡村干部、“最美家庭和文明家庭”代表、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等担任“家长辅导员”或分享嘉宾。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确保授课既能讲透理论,又能用“乡音土语”打动人心。

“现在我们请一名家长扮演沉迷手机的孩子,另一名家长扮演这位孩子的‘家长’,看看平时大家针对孩子玩手机是怎样教育的,有没有自愿报名的家长?”在龙陵县首期乡村“家长夜校”的现场,县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杨彩焕正与家长们积极互动,现场洋溢着轻松的氛围。

龙陵县注重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大力推广“互动化+情景化”参与式、体验式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设置亲子冲突场景,让家长互换角色体验,深刻理解孩子的感受。推行服务管理“精细化+长效化”,结合农时农事、家长作息,灵活安排上课时间,多在晚间或农闲时段,方便家长参与。

强化联动,彰显“夜校”价值

“现在进入提问环节,哪位家长或小朋友能说出溺水急救的方法?”海头村乡村“家长夜校”课堂上,勐糯卫生院医生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强化急救安全知识。

在龙新乡黄草坝社区,“走进青春世界,搭建亲子心桥”为主题的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经连续开办三期,这得益于社区与龙陵县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搭建了良好的资源共享平台,社区依托中心资源,邀请县内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授课。家长李惠仙感叹道:“连续参加了三期培训后,才发现家庭教育是门大学问,以前没有条件学习,乡村‘家长夜校’的开办真的是让我受益良多。”

县妇联积极链接上海市闵行区资源,聚焦家长育儿理念落后、留守儿童多、隔代教育等问题,打造“陪你一起成长”家长课堂品牌,初步构建县乡村三级家教服务网络。在龙陵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学生志愿者们在社工的带领下教授托管班课程。这场“情倾故乡 点亮未来”保山市第三届在校大学生假期志愿服务周活动(龙陵县专场),正以“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形式拉开序幕。

龙陵县充分整合教育、妇联、团委及社会各方力量,积极链接县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等专业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乡镇充分整合派出所、司法、消防、医护人员等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共参与的教学方式,让“家长夜校”不仅是家教课堂,更是宣传党的政策、推动基层治理、弘扬文明新风的重要平台。

自4月以来,全县累计举办县级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活动4期,各所、站共开展乡村“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82期,覆盖全县10个乡镇121个村(社区),直接培训家长1.8万余人次。通过开展乡村法治教育、移风易俗宣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效带动了乡风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柔性”力量。


供稿/余龙贞 碧寨乡 龙山镇 龙江乡 勐糯镇 龙新乡 县妇联 县委社工部